下次自考將是十月,打算報10月份自考的同學,還要提前做好準備。自考老生要合理安排考試科目復習,第一次報名的新生要多了解,尤其是以下三個問題,先解決后報名。
一、自考先選專業還是學校。
大多數考生在決定參加自考后首先要面對的問題是:先選擇專業還是學校?
事實上,無論是選擇專業還是大學,都必須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每個學生參加自考的目的不同。如果你參加自考,是為了:
1、轉行跳槽:很多單位招聘的時候會看專業是否對口。
2、考試證書,考編:考教師資格證書,考編制,注冊會計師等專業對口很重要;部分考試證書對專業有限。
3、考試公務員/事業單位:專業對口是篩選的重要條件。
4、入戶和孩子入學:考慮取證的時間和難度。
綜上所述,專業對口很重要,建議先選擇專業。
自考通常需要2-3年才能通過。在此期間,考生大多在職,學習時間分散有限。
因此,選擇一個簡單易過的專業實際上是大多數考生的需求。
二、自考可以換專業或者地區嗎?
許多自考考生在選修專業時沒有充分考慮到與自己職業發展方向的匹配程度,在學習過程中才意識到不合適。
又或者參加了幾次考試,發現專業太難了。如果堅持這個專業,畢業就很難了!這時候考生就面臨著換專業的問題。
自考可以換專業嗎?答案是:可以!
先要明白,自考是實行課程管理的,所以不需要改變首報專業,只要按照相關專業的考試計劃通過相關課程,即可申請本專業畢業。
三、如何選擇自考科目?
普通專業的考試科目在13-16門之間。根據大多數人兩年左右拿到證書的想法,一年兩次,一次最多四科。
如能保證每次考試的通過率,2-3年內拿到證書確實不成問題(只要每次考試都通過)。
但自考考生大多是在職考試,時間緊,任務重,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科學地選擇考試科目,選擇與自己時間相匹配的科目數量是自考通關的關鍵。
對于第一次報考的考生來說,如果他們已經完成了所有的考試科目,建議選擇兩門專業課程+兩門公共課程。
公共課是指大學語文、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代史等課程。這些課程比較合格,篩選重點記憶,幾乎沒有問題。
既不會占用太多的復習時間,又能給第一次報考樹立自信,防止盲目選擇幾門難度較大的科目。一旦失敗,就會打擊學習熱情。
對于考試前2~3個月開始準備的考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況考一兩門公共課,短期內密集復習也能通過。
對于報考過一兩次的老考生來說,如果這次考試安排了以前沒有通過的科目,盡量先報考這個科目。有了上次的學習基礎,只要調整好狀態,找出失敗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合理安排考試科目,這次通過并不難。
對于英語(2)這門課程需要強調的是,英語基礎不好的考生建議第一次考試要慎重選擇,盡量學習時間長一點再考試,積累更多單詞,做更多真正的問題。
第二,像數學物理這樣的專業課,也屬于較難的自考科目,所以要在有把握的情況下報考,或與公共課一起報考。